通知信息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 文化动态
湘西土司族源探析及土司文化利用浅谈
发表时间:2019-01-15     阅读次数:     字体:【

湘西州委办公室 彭海


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老司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8项世界遗产、第34项世界文化遗产,实现湖南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让默默沉睡在崇山峻岭中的老司城登上了世界舞台,成为武陵群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面对后申遗时代的到来,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国际品牌,在做好严格保护的同时,加快将品牌优势转化为强大竞争力和生产力,引领带动我州站上世界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研究思考和着力推进的重大课题。

一、 在历史的隧道中追寻湘西土司族源及其历史脉络

先从土司祖先祖坟打官司一事起头,在江西现在保留有一则公文:庐陵阴源山口彭氏族谱原资料第118条《永顺司檄文》:为宦豪霸占祖坟山业,恳企详照前情事因。原籍祖家报称,信州长史四世宦祖彭辅卒,葬庐陵五十八都七里相公坪,山狱钟秀,今古流传。本司始祖彭瑊,任辰州刺史者,即辅所生第五子也。因蛮狄跳梁,布惠列威,克平列躬,世袭宣慰使司之职。近闻宦豪邹德缚出万金之贮(zhu),以诱族雉等受献卜筑。本司沐恩我祖仁皇帝,铜符铁券,紫绶金章,安忍坐视?子弟为祖礼,溺水火而弗救乎?若伪盗,臣估终不峻,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则本司檄奏于九重之下,又何为此而惧炫也哉?今激变一族世事危迫,恳详照前情事施行。此檄!湖广永顺司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彭。这是永顺、保靖土司为保护祖先彭辅墓、不被人抢占发的公函,还有第189条1621年《彭氏相公坪辅公地约》里面所记载“据彭氏所执唐朝凭据,及刘氏退回土原约,实是彭氏界内地基”。

湘西土司在湘西执政818年,历经35代土司王,对湘西地区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关于湘西彭氏土司从哪里来的问题,主要有四种说法。一是江西迁移说。这种观点认为湘西彭氏源自江西,湘西彭氏都这么认为,社会上认可江西迁移说的也是主流和大多数,正史、地方志、网上资料随处可见,许多学者提出“江西吉安彭构云一族说”,特别是著名学者、亲自到湘西调查后认证土家族为单一民族的潘光旦认为湘西土家族彭氏完全来源于江西,“江西说”成为最“通俗”的说法。二是川渝地区迁入的巴人说。少数学者认为溪州彭氏应该是由川渝地区迁入的巴人一支,提出这个观点的理由,主要是从民族构成、族源迁徙、地理位置、封建建制、风俗文化以及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在历史上都是一个整体这个角度来说的,但是民族的融合有个空间迁徙过程,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11个省,历经1年时间,古代的人口迁徙也是这样。三是本土说认为湘西土司不是从江西迁入的汉人,而是湘西本地土著居民。四是历史谜团。比如张教授,就写了一篇关于湘西土司族源的论文,在深入分析了江西说、巴人说、本地说滞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湘西彭氏土司族源或许不能简单地用“本土说”和“江西说”来盖棺论定,彭士愁的身世可能有更深的历史谜团有待解开。

历史由细节组成,宏大叙事和结论需要很多有力真实细节支撑。为了解历史真相,破解历史谜团,2017年1月14日至16日,在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湘西州土家族文化研究会会长彭司礼一行4人赴江西省吉安市、宜春市、萍乡市通过实地考察墓碑遗址、查看史籍、翻阅族谱、同江西的彭氏后人和专家学者开会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湘西土司形成的历史背景、迁徙过程、人文地理和文化遗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发现了一些之前我们没有发现的线索和证据,汇总正史、地方志、族谱共同形成的佐证证据有力地证明,湘西土司族源来源于江西吉安,湘西土司由江西吉安迁徙到湖南长沙,再辗转到大湘西地区(彭瑊任辰州刺史溪州刺史)和郴州地区(彭玕任郴州刺史)。

(一)江西迁徙至湖南时期。从在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油田镇隐险山口村编撰的族谱以及宜春、萍乡等市彭氏宗亲编撰的族谱里记录共同发现,湘西土司开创者彭瑊,江西吉安庐陵(江西吉水)人,是彭氏江西始祖唐代徵君彭构云公五世孙、唐代信州长史、金紫光禄大夫彭辅公第五子。彭瑊与兄彭珏、彭彬、彭璋、彭玕均登进士第,唐僖宗赐匾“五子登科”。

1.江西一世祖彭构云。博学多文,尤善讲易,为世所重,不求闻达。唐皇玄宗,三召不就,敕号徵君。由瀛州迁徒吉安、庐陵(吉水),生五子杰、赫、齐、林、,葬宜春市。

2.江西二世祖彭兹。唐宪宗朝进士,官洪州进贤令,所生三子。伉、倜二公贞元七年登进士,葬宜春市。

3.江西三世祖彭倜。倜公字维贤,宦宜春令。因宦官窃柄,弃官陷居庐陵,生三子:、稠、霁。
4.江西四世祖彭辅。辅公唐懿宗朝进士,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信州长史,配李氏合葬江西五十八都七里相公坪,座北朝南,杨救贫课有铃云:“七里相公坪,田里系排形,前有覆船案。后有双浆迎。”生五子:珏、琳、璋、珏、琳、璋居江西、子孙颇繁,玕公封安定王,殁于楚,瑊公送葬归江西庐陵。

5.彭瑊大事记。838年,唐文宗太和五年四月十五日,生于江西吉安。880年中进士,历任江西南昌府进贤县丞、武昌节度使,吉州之乱与兄彭玕吉州起兵,在平南王钟传治下任吉州刺史,后将吉州剌史官职交与兄彭玕。906年(天佑三年),南吴杨渥9月攻克江西洪州,直逼彭玕领地吉州。面对咄咄逼人的杨渥,彭玕感到危机四伏,便备厚礼向西边的楚王马殷示好。得到马殷的许可后,于是便带家眷及兄弟彭瑊领兵投奔了湖南马殷,彭士愁也随父辈来到湖南。到达湖南后,彭玕兄弟效忠尽力,很受楚王器重,楚王马殷为儿子马希范娶彭玕之女为妻。907年,即后梁开平元年三月,马殷被朱全忠封为楚王,彭瑊被楚王马殷封为辰州刺史。908年,楚王命其兼领溪州剌史,于是其带领精兵深入蛮地,英勇奋战,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多次激烈的战斗,逐渐征服溪州大部分地区。彭瑊遂改其地为五溪,曰:锦溪、施溪、富溪、灵溪、明溪,总名溪州。其后,楚王马殷任命彭瑊为溪州刺史,授金紫光禄大夫,910年彭彦晞(彭士愁)继任溪州刺史,彭瑊御任。911年,即后梁太祖乾化元年,殁于十二月初一,寿74,葬奖州马公坪浮草塘(现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公坪镇浮草塘)。去世后,辰州刺史由他人担任,瑊儿子彭仕愁(彦晞)世袭溪州刺史。

部分佐证材料:

1. 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大乱,当时共有十六国及众多地

方政权。彭玕、彭瑊在吉州起兵,逐步壮大,担任吉州刺史。吴楚交界,后吴国向江西扩张,彭瑊兄弟遂携众投奔楚王马殷,被楚王分别任命为刺史。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是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的前蜀后蜀南唐吴越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许多割据政权楚国(公元896—951),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称马楚,又称南楚,潭州(今长沙)为王都。楚国创始人马殷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楚全盛时,辖域包括今湖南全境和广西大部、贵州东部和广东北部。公元951年 南唐灭楚,楚历六主,立国五十五年。(907年-937年)是五代时十国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南吴共历4主,36年。统治地区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一部分。

2.据《资治通鉴》清光绪《湖南通志》记载,唐末至五代时期,湖南地区为楚王马殷父子所据,吉安刺史彭玕、彭瑊兄弟与楚王马殷连姻并结盟,帅族众进入湖南,马氏委任土司彭瑊为溪州刺史,辖永顺、保靖、龙山等县。

3.据明代刘文澜《稽勋录》·《历代稽勋录序》也记有:“公字瑞规,辅之五子,(彭)玕之季弟也。乾化末官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因吉州之乱,窥杨行密不轨,公与兄投奔楚王马殷麾下。公秉政持衡,职任金紫光禄大夫、辰州刺史。生一子曰彦晞(即士愁),为溪州刺史。

4.江西吉州《隐源山口老彭续修族谱》载:“自吾彭氏之居湖广永顺保靖一脉,系太尉(玕)幼弟彭瑊嫡脉。瑊公为唐金光禄大夫、检校司徒、辰州刺史。夫人周氏。殁于军,葬(江西)安福二十四都,金钮形。瑊公生彦晞,字士然,从戎楚王马希范。铜柱誓封静边都指挥使金紫光禄大夫

5.《楚纪》:“开平四年吴军敖骈围赤石,辰州刺史调所部调所部征之,被执不屈,阖门遇害”。有部分人看了这段话认为彭瑊战死沙场,实际上是没有看清楚这段话的意思,被执不屈、阖门遇害的是吴国将领敖而不是彭瑊。《沅陵县志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吴敖举事,骈围赤石,辰州刺史彭瑊率部镇压。吴敖被俘,宁死不屈,阖门遇害。楚表为辰州刺史,授金紫光禄大夫,后唐同光元年楚遣入贡于南唐,授溪州刺史。”沅陵—隋沅陵郡郡治地,唐辰州州治地。

7.光绪《龙山县志》、《永顺县志》、湘西《彭氏宗谱》。

8.《湘西彭氏族谱》记载,彭瑊生一子彭彦晞,彭彦晞生六子师裕、师暠、师庭、师富、师晃、师玖。师裕后裔世守永顺;师后裔世守保靖;师晃守辰州,后裔陆续迁往永顺、保靖、龙山;师庭、师富后裔世守祖业,居现芷江、新晃地;师玖失传

9.湘西向氏族谱中记载湘西向氏始祖向宗彦与彭瑊一并从江西吉州而来。在向传林编撰的《向氏族谱》中记载,向宗彦,唐昭宣帝二年三月六日生,今南昌府丰府县境,后迁吉州,今吉安府吉水县,晋天福三年,帮助马希范征溪州刺史,奉命统兵平定湘西土司王彭仕愁与长沙楚王马希范之争,促使双方和解,缔结友好盟约,作为妥善处理民族纷争的历史见证人,他的名字至今刻在永顺县王村镇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溪州铜柱之上,立铜柱于会溪,遂家辰阳,举家从江西迁往彭、马交界的沅陵县二酉乡莲花池村世代定居,代表朝庭镇守湘西,此由江西吉州迁湖南辰州之始也。从多方民间传说与族史广泛记载,在老司城摆手堂中三神之一的向老官人就是在溪州铜柱铭文笫三十九行的后晋“武安军节度节衙前兵马使、前溪州左厢都押衙、银靑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向宗彦,另二位分别是彭公爵主彭士愁,田好汉田尔庚。向氏族谱记载湘西向氏和彭氏都是从江西吉州过来,湘西两大人口多的姓氏族谱都这么记载,更加有力地证明了江西迁移说。沅陵县二酉乡莲花池村古民居建筑群,此地系沅陵、常德、湘西自治州及贵州等地向氏家族发源地,建筑群始建于五代时期,现存老官堂建于明、清。

10.关于族谱与史料可信度的问题。族谱和史料都有杜撰的可能,族谱受政治因素影响小,但正史根据历朝历代统治者意志撰写,杜撰的程度比族谱应该更大,比如焚书坑儒、文字狱都历史事件,都是当时为了统一思想、统一记录历史事件。

以上部分历史事件,记录的时间有一年或几年的时间出入,由于年代久远,历朝历代撰写准确的时间已经难以考证,但成体系的佐证材料证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本身是真实准确的,偶有时间上的不一致是很正常的,不能因为个别资料上对时间记载不一致而怀疑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犯机械读史、刻舟求剑、以偏概全、只看一点不看整体、盲人摸象的错误,要采用大历史追踪、大事件演绎、大数据分析、大逻辑判断的方式科学准确判断,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原貌。

(二)土司时期。溪州土司从自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彭瑊成为溪州刺史开始,其子彭士愁袭位,经略湘西,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而至宋、元、明、清,历时818年,世袭27代,共35位土司王。(自彭师裕至彭肇槐,共历三十二世,加上彭瑊、彭士愁、彭景燧即彭肇槐之子,雍正五年(1727年)袭父职,雍正六年(1728年)纳土改流,与父彭肇槐率亲属归江西吉安原籍)。

本次考察在江西找到了明朝时期由老司城迁徙到江西萍乡市芦溪县的土司彭世麒弟弟彭世麟彭世麟的后人,约在明朝时期搬迁到萍乡市,在萍乡市芦溪县九洲移民村,有专门族谱并对这一历史事实有记载。

(三)改土归流后时期。雍正七年(1729年)彭肇槐回江西吉安,赐玺书世袭云骑尉,初任饶州参将,后改归德,进参将镇守江南各营。乾隆十三年(1748年)告归。传子彭景燧。彭肇槐之曾孙彭承宠于乾隆六十年由江西来永顺扫墓时,又在原派后新立十六字辈。本次考察在江西找到了明朝时期由老司城迁徙到江西萍乡市芦溪县的彭世麟的后人,以及末代土司彭肇槐在宜春和萍乡的两支后人。

1.湖南与江西地理通道。湖南与江西横亘着南北走向的罗霄山脉。古代湖南和江西的交通要道有三条:一是山脉北端,经浏阳、醴陵翻越罗霄山脉到达萍乡市,萍浏醴起义在这一带发生;二是山脉中部,由茶陵穿越罗霄山脉到达莲花县,属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组成部分;三是山脉南部,由郴州翻越罗霄山脉到达赣州,属于瑞金革命根据地范围。湘西土司从江西来湖南、从湘西去江西,路程近的是北部和中部的通道。这就解释了老司城彭世麟的后人为什么搬迁到萍乡市和宜春市,吉州刺史道湖南担任郴州刺史。

2.彭肇槐续谱。萍乡市莲花县(历史上长期属于吉安市管辖,建国后因萍乡市太小(只有3000左右平方公里),为保住萍乡地级市区划,将莲花县从吉安市划入萍乡市)。在莲花县湖上村彭氏宗祠了解到,清朝改土归流后,雍正皇帝命令彭肇槐迁回江西原籍,彭肇槐带着上千家属和兵丁,从株洲市茶陵县跨越罗霄山脉到达莲花县的湖上村(该村是湘西彭氏始祖彭瑊哥哥彭玕的后人),因不能再回到老司城乃至湘西,无法续进湘西的族谱,故要求续上彭玕一支的族谱,为实现这一愿望,他派四五百兵包围了湖上村彭氏大宗祠,获得了其祖先彭瑊哥哥彭玕后人的同意。从宗祠现存的彭氏族谱里清晰地看到,写有二十八世孙彭肇槐的条目。

3.彭肇槐墓地。历史资料记载彭肇槐寮山虎形地,湖上村附近有座山叫寮山,呈虎形,据村民反映,寮山山坡上有座古墓,存有一块墓碑,墓的地下部分还在,墓的石碑两侧占地很宽,是座老墓古墓,村民传说是彭肇槐的墓地。

4.末代土司彭肇槐后人。找到了两支后人,在萍乡市芦溪县、宜春市农牧试验场,他们正在扩大搜索范围,寻找历史资料。

二、土司文化利用

发展为要,文化为魂。文化是湘西的最大优势,是湘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名片,是湘西加快发展、加快脱贫、同步小康的重要支撑。滚滚酉水、峒河,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湘西土司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土司文化已融入这方神奇神秘的山水,将持续永恒地发挥自身的历史正能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一)充分认识土司文化价值。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一是土司文化是建设文化湘西的重要支撑。湘西州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大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湖湘文化和巴蜀文化及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世世代代的土家苗汉各族儿女在湘西大山里叩石垦壤、繁衍生息,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在这里交融演进、包容共生,创造并保存了大量具有代表性地域特色文化的珍贵历史遗存,积淀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湘西历史文化,构成了湘西灿烂悠久的文明基石。湘西境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等历史文化古迹1517处;拥有十大类32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万人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是湖南省平均数的4倍,历史文化名人是全省平均数的1.5倍,地区文化聚合力仅次于长沙,居全省第二位,稳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首;是湖南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独特,是中国红色文化发源地之一,到1955年共和国授衔时,在这块土地上战斗和生活过的将军达166位。多样的文化形态、丰厚的文化内涵、质朴灵动的文化气息,积淀着湘西土家族苗族深沉的精神追求,闪烁着湘西土家族苗族鲜活的创造智慧,成为湖湘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事实表明,老司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优秀的文化资源就能够按照国际标准得到严格永久的保护。老司城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意味着老司城从此成为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的标准和要求更高更严,将从整体上促进全州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示湘西文化魅力。二是土司文化给我州生态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机遇。作为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文化遗产除具有突出的文化价值外,还蕴含巨大的经济价值。世界文化遗产,使我州拥有了世界级的金牌旅游资源,为扩大旅游招商、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升级版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张家界、重庆武隆等地申遗成功后,均将申遗与调整经济结构、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多条高速公路陆续开通使湘西州与全国交通路网实现全方位对接,湘西旅游对外大通道骨架基本形成,催生旅游业井喷发展。在西部地区,以丽江为重点的川滇藏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以峨眉山为重点的川蜀生态文化旅游区、以西安为重点的陕西文化旅游区和以张家界、凤凰古城、武隆为重点的武陵山国际生态旅游区四足鼎立。武陵山国际生态旅游区除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产品外,还缺乏真正支撑意义上的现代、新型、特色化的文化旅游休闲项目,市场空白点就是重要机遇点,世界文化遗产及其周边景点景区整合,将成为武陵山国际生态旅游区有高度冲击性和震撼力的项目,增强武陵山国际生态旅游区在全国的综合竞争力。三是土司文化是提升湘西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世界文化遗产是国际公认的顶级品牌,是世界品牌金字塔顶上的桂冠,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土司文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着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和制度,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随着以土司文化为代表的湘西文化加快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必将极大地提升“神秘湘西”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对外交流和对外开放。

(二)全力推进土司文化产业发展。申遗成功后,我们也要清醒看到,近年来周边张家界、武隆、恩施等地竞相推出高起点、大手笔的旅游发展大战略、大产品、大品牌,倾力打造旅游新高地,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张家界,比如张家界旅游磁县浮项目,连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武陵源景区、黄龙洞景区、张家界大峡谷景区,联通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张家界天空之城、世界最大的马戏城、大庸古城、大峡谷玻璃桥、张家界冰雪世界等,旅游项目规划起点高、投资大,来势异常勇猛。还有这次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贵州海龙屯遗址与老司城遗址联合成功申遗,如果我们不抓住机遇,不抢占先机,就有可能丧失优势,落后于人。当前,我们迫切需要提前谋划布局,一头牛剥五张皮,编制规划,设计项目,运用发挥好土司文化即世界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将老司城的世界品牌价值向老司城以外的地区拓展,用世界文化品牌带动全州旅游业、城镇化、现代农业发展,拓展提升老司城的价值,推进土司文化产业化发展。一些同志可能认为,文化产业化,多年来,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一直是贴本的事情,文化能做到自身的良性循环吗?答案是,在有的地区能做到,比如丽江、凤凰古城,很多貌不惊人的东西,通过文化产业化,形成了极富魅力的文化精品,都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业元素。我个人认为,土司文化产业化,重点要在四个方面取得突破:第一,在土司文化大众化上取得突破。加强土司文化研究转化,将土司历史文化从考古历史等学者的钟爱向大众化分享体验拓展。第二,在土司文化市场化(产品化)上取得突破。找准旅游市场的引爆点和最敏感的穴位,以湖南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能整合带动永顺乃至全州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借船出海,站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巨人肩膀上做大做强湘西旅游,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第三,在“跳出老司城空间拓展世界文化遗产辐射范围上取得突破。将世界文化遗产这块高端品牌的价值从一个村落的空间范围拓展到更广的县域空间,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如果仅在老司城核心保护区进行建设和旅游开发,还远远没有释放利用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因为老司城品牌无限、空间有限,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发范围仅仅限于老司城村,就对永顺乃至湘西的文化旅游事业影响极其有限。第四,在申报三地占领制高点上取得突破。在湖南、湖北、贵州三个同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地区率先大手笔策划规划,向上申报保护和开发项目,向市场立品牌,确保老司城在世界文化遗产内的老大地位。所以,实现四个突破,对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及其承载的土司文化的开发利用,需要长远谋划,系统策划,科学规划,抓好三项重要工作,找到一条科学保护和开发道路,不断激活、放大、拓展其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

1.加强保护传承,确保土司文化资源世代传承、永续利用。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也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自然资源越挖越少,文化资源越挖越多。抓文化就是抓生产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生产力。我们要以对湘西历史负责、对湘西未来发展负责的态度,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文化遗产,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技术和方法,

按照《世界遗产公约》,依法依规保护老司城,加强土司文化资源普查和认定,地毯式地对全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民居、文物遗存以及古堡、古桥、古驿道和民俗风情等物质、非物质文化进行普查、挖掘和认定,摸清全州文化资源家底,抓好历史文化资源申报认定工作,让民族文化绽放活力,让历史文脉永续传承。

2.深入挖掘开发,加快土司文化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品牌优势转化。文化与旅游历来相生相伴,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不是要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是要让它们从沉睡中醒来,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转化为旅游产品、旅游精品。加大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力度

组织提倡各类文化文物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专家学者,加强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全面系统研究,以土司历史为主线,深入研究土家族苗族历史文化和民族融合关系,深度挖掘重要历史遗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努力创作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有较大影响和市场竞争力的歌舞剧目、影视剧本、民间故事、小说等文艺作品或文化产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沉睡在山川大地上的土司文化资源都激活起来、灵动起来。加快重点文化旅游精品建设,立足良好的自然生态和原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大老司城景区,形成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精品文化旅游项目。特别是要按照世界文化遗产、国际旅游产品的标准要求,对接国际建设管理水平,推动老司城挖掘开发,在规划编制、资源整合、品牌打造、线路建设、市场开拓、保护管理上统筹谋划、整合发展,充分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将世界文化遗产这块高端品牌从一个村落的空间拓展到全州域空间,把神秘湘西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土家族苗族两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建设,将文化旅游向广大乡村腹地延伸,努力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

3.大力宣传推介,充分宣传展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精品。历史文化资源自己不能说话,土司文化资源中蕴含的核心价值、历史神韵、文化精神只有通过展示推介,才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策划开展文化交流传播活动,以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题材,组织整合力量创作一批反映悠久历史文化、具备一定艺术水准的文艺作品,通过报刊、影视、演艺、网络等传媒大力开展文化品牌推介和展示活动,增强湘西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这方面,丽江做得不错,一部讲述丽江土司故事的电视剧《木府风云》在央视播出后,成为中央电视台第一部收视率破2亿的电视剧,成功展示了丽江的优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搞好全方位展示展览,整合盘活全州馆藏文物资源,积极推广借展、联展、巡展等方式,集中打造一批叫得响、有特色的博物馆和精品展览。创新历史文化旅游宣传营销,加大在电视、高速公路和网络、微信等媒体营销力度,统一对外集中宣传打造“神秘湘西”旅游品牌。

三、关于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发展的思考

在认真分析武陵山片区、湖南省和湘西州旅游资源和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老司城旅游开发思路:以世界高端品牌老司城为龙头,土家文化为魂,土家传统村落为体,特色产业为用(吃看住体验),特色城镇(灵溪镇、溪州新城、芙蓉镇)为中转地和出发地,土寨、土民、土家物质遗产、土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龙市场开发,整合资源打造老司城(湘西土司王朝)旅游区,主要由老司城半小时旅游经济圈包括芙蓉镇、猛洞河漂流、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猛洞河平湖游(不二门-海洛电站河段)、酉水平湖游和众多村落等构成,这些景区众星拱月,围绕烘托老司城整体联动发展。具体来说,是六大带动:

(一)历史大观园带动。老司城历经五代(梁唐晋汉周)十国、宋、元、明、清800多年时间,可以选择5座山,每座山以一个历史时期文化再现为主题,同步展示当时湘西土司的相关历史情况,并配套以实物,这样,就会在老司城形成800多年(算上在古丈的时间,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大观园,给我一天,还你千年,成为展示中华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缩影和窗口。

(二)地理环境即风水(山水)带动。老司城风水是江西风水流派,喝形万马归朝,但这种叫法只是将风水局限在河靠高峰坡这边,靠羊峰山那边没有纳入进来,应将河两边风水融为一体,叫做万马朝龙。万马即万马归朝这边,龙即遗址这边,要让参观的人深思,这个地方的政权为什么能延续800多年,不仅靠天时人和,也靠地利,地利就是万马朝龙的风水格局,龙就是紫金山为头,遗址所在地为嘴,伸入灵溪河喝水,龙身从高坪、石堤西、羊峰山、天门山而来,吉地福者居之,所以,到老司城,能促进你心想事成,有利于财运、事业运、学运、爱情运,老司城成为吉祥之地。

(三)传统村落带动,还原湘西土司王朝都城风貌。湘西土司王朝传统风貌重现(村落开发)工程:老司城当年有58旗380峒,永顺申报的传统村落可作为湘西土司王朝的旗峒,以老司城为龙头和北斗全县一盘棋规划重现湘西土司王朝风貌,带动土司土家生态文化旅游。各个传统村落差异定位,错位发展,形成各自特色,依托张花、吉恩高速,编制土家精品旅游线路,做大做强旅游,带动一些特色农村脱贫致富,把世界文化遗产和这方孕育她的土地紧密结合起来,捆绑联动,释放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和市场价值,将世界文化遗产的空间范围拓展到土家传统村落。比如永顺的老司城村、双凤村、小溪村等传统村落,还有和老司城很近的芙蓉镇、高坪镇、石堤镇、抚志乡、大坝乡等乡镇的传统村落,都是当年湘西土司王朝的组成部分,有18个的话,就初步成为湘西土司王朝的18峒。以土司王朝18峒整体展现土家文化、土家历史、湘西风光、湘西风俗,用旅游业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土司文化复兴,还原都城风貌和土司历史真相。中华民族复兴的组成部分—土家族(文化)复兴工程:国家未来发展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复兴是各个民族的复兴,自然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复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土家族也在复兴,复兴需要回顾历史、传播历史、挖掘历史。制作一副湘西土司王朝地图,以老司城为中心,永顺众多传统村落为依托,编制一副当年湘西土司王朝的清明上河图,直观再现土司王朝风貌,组成湘西土司王朝原貌图。加强土家历史挖掘,土司王朝历史、白夫人(土家族的孝庄皇后)、抗倭历史故事图书化,转化成出版和影视拍摄。推进老司城复古复原,核心区复古,建设土家第一王城,占领土家土司文化制高点。

(五)整合发展带动。向灵溪河上下游修步行道,与猛洞河漂流、马拉河、塔卧等地修近道,将周边景区整合,形成一盘棋发展。

文化因保护而留存,文化因开发而延续,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创造而繁荣。近年来,我们把握文化发展大势,围绕建设文化湘西目标,坚持实施文化强州战略,大力挖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强力实施民族民间文化重点保护项目,着力推进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基地建设,使各种弥足珍贵的文物和遗产得到了很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长足发展,文化湘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上一篇:永顺彭氏土司沿革
下一篇:溪州铜柱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