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信息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 各地土司
水西土司
发表时间:2019-01-03     阅读次数:     字体:【

水西土司是贵州宣慰司(治今贵阳)的俗称。明朝贵州彝族土官管辖的行政区之一。初隶四川,永乐十一年(1413)改属贵州。

据史料记载:蜀汉时期,居于闽(今云南东川)的水西彝族土司远祖济济火,因助诸葛亮南征有功,被封为“罗甸王”。南梁太清三年(549),济火闽支第二十世,由闽(今云南东川)向东北扩展,据今水城、大方、黔西地带,号卢鹿部。宋皇祐年间号“罗氏鬼国”。元始设土司,治所在今贵阳市,以鸭池河划分“水西”、“水东”分别治理。明设“贵州宣慰司(治今贵阳市)”,由安氏世袭宣慰使,宋氏世袭宣慰同知,两宣慰各有分地。安氏辖境约当今贵州省西北部息烽、修文以西,普定以北,水城以东,大方以南地区。以其大部分在鸭池河以西,通称水西。崇祯三年(1630)削其水外(指鸭池河以东)地设置卫所,辖境遂以水西为限。清顺治十五年(1658)改称水西宣慰使,康熙间以绝嗣停袭。

设立

明洪武五年(1372),水西宣抚使霭翠及水东宣抚同知宋蒙故(后赐名钦)入朝袭职,旋列为正副宣慰使,水东水西治所都在贵州(今贵阳)。后宋钦死,霭翠年老,分别由钦妻刘淑贞(或作刘赎珠)及翠妻奢香摄职。

水西历代土司对外称宣抚使或宣慰使,是元、明王朝封授的命官,对内则自称“苴穆”(或作趣幕),其妻称“乃叶”(一作耐德)。其下设九扯、九纵和十三则溪土舍、土目,形成一套体系严密的行政制度。全境为十三则溪,每一则溪置一穆濯为笃,由苴穆之宗亲充任,又以一慕魁镇之,犹汉代之封国。苴穆在各则溪均设官庄,耕者为官户;下级官职人员均授以土地。

福祸相依

水西归明以后,年贡方物与马匹。地方四千里,胜兵四十八万,势力空前强盛。

水西土司势力的强盛,引起明朝地方官吏的猜忌。十六年,明贵州都指挥使马煜(一作马晔),欲邀边功,藉故裸挞奢香进行挑衅,准备征伐。奢香以国家统一安定为重,翌年晋京控告,并愿效力开发西鄙,世世保境。明太祖朱元璋乃召回马煜治罪,封赐奢香。于是她乃率众开通了东自偏桥(今贵州施秉)西达乌撒(今贵州威宁)等地的驿道,立龙场九驿,进一步密切了水西与中央王朝的联系,且使偏僻的黔西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明廷定每岁输赋三万石。明末万历、天启、崇祯间,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叛乱,攻占重庆、遵义,水西宣慰同知安邦彦诱挟宣慰使安位响应,攻占毕节、安顺、贵阳及云南沾益(今宣威),杀明贵州巡抚王三善。明王朝调聚川、滇、黔大兵进军水西,奢崇明、安邦彦战死,安位因年幼得免,被迫献水外(鸭池河以东)六目归降。明遂改贵州宣慰司为水西宣慰司,仍以安位为宣尉使,并规定其不得干预军民两政,安氏辖区和势力大为缩小。

消亡

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清军30万人分兵攻云南,吴三桂率清军通过水西至云南,迫安坤降清,次年,清廷封安坤为贵州宣慰使。他因受明以来大西军抗清力量的影响,又受南明抗清力量的影响,又受南明抗清将领皮熊、常金印的鼓动,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二月起兵扶明抗清,清廷闻变,同年3月,即命吴三桂领云南、贵州各镇守军讨伐,清军被水西军围困在果勇底达二月之久,使之粮尽援绝,清永顺总兵刘安邦战死。后来,由于水西土目司车噶喇叛变,在内外夹击下,水西兵大败,被迫转入深山大箐中,直到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水西军彻底失败,安坤被吴三桂俘获砾死。吴三桂于是奏请废水西宣慰司,改设大定(今大方)、黔西(原水西)、平远(今织金)、威宁(原乌撒)四府。康熙十二年(1678),吴三桂反,安坤遗腹子圣祖得彝族各部支持,在威宁起兵,助清兵平叛,先后收复大定、黔西、遵义各地,安圣祖得复任水西宣慰使。三十七年圣祖病死,乏嗣袭职,清政府乘机改土归流,至此,水西土司在黔西北的统治结束。

 
上一篇:丽江木氏土司
下一篇:容美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