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信息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 论文交流
唐崖土司城址
发表时间:2018-12-25     阅读次数:     字体:【

要: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唐崖镇,主要遗存年代为明代中后期至清初,占地规模74公顷,为土家族唐崖覃氏土司的治所。管辖周围600平方公里的领地。

关键词:唐崖土司城 营造

The Site of Tangya Tusi Domain

——A Impregnable Tusi Domain

Abstract:The Site of Tangya Tusi Domain is located in Tangya Town,Xianfeng County,Enshi Prefecture,Hube Province.The remains of the site mainly dated back to the medium and later period of M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covering an area of 74 hectares.Tangya Tusi Domain was the seat of the Qin Clan Tusi of Tangya, who was Tujia People.The jurisdiction of the Tangya Tusi cover an area of 600 square around the seat.

Key Words: Tangya Tusi Domain Build

“边城之地;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唐崖本属古蛮夷之地,地处楚蜀边陲,这就使得偏守一隅的唐崖土司对其治所的营造更加重视军事防御的功能。目前遗存的城址为明廷钦赐建的大坊平西将军“帅府”。唐崖土司覃氏曾由于多次被朝廷征调,其战功卓著,有“明季唐崖最倔强”之誉。覃氏是鄂西土家族著名土司,隶属于施州卫,始封于元末,鼎盛于明,废止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历时近384年。

从元末,唐崖土司便开始在唐崖村建造土司城,历经几代乃成。据唐崖《覃氏族谱》记载,至明末覃鼎平定奢崇明叛乱后,明朝廷为表彰参与者唐崖土司覃鼎的战功,将其升为宣慰使(实为宣抚使),为其敕建了“荆南雄镇”牌坊,并同意其建立治所“大坊平西将军帅府”,即唐崖土司城。根据在城址衙署区出土的正对建筑群的“四正”方向有“十字刻”的柱础,可以确认唐崖土司城在建造过程中经过了十分缜密的规划设计与建造。

唐崖土司城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唐崖土司始封时间推测,一般认为其始建于元末(14世纪)。 其建设沿革已知为:

明洪武年间,唐崖土司随湖广土司叛乱被平,治所废毁。其间,第二任土司覃值什用墓建成。

明永乐四年(1406),第四任土司覃忠孝奏请朝廷重新设立唐崖长官司,“请建官府”,唐崖土司治所恢复。

明弘治年间(1488—1505),第六任土司覃彦实建成衙署。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在田氏夫人和钦依峒主覃杰的主持下,张王庙石人石马雕琢而成。

明天启四年(1624),明朝廷敕建的“荆南雄镇”牌坊落成。随后,唐崖土司城以三街十八巷为主体的整体格局形成。

明崇祯三年(1630),覃鼎夫妇墓先后落成。

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后,唐崖土司城废弃。

清乾隆元年(1736),清政府在唐崖土司城内设唐崖通判署,乾隆三十二年(1767)驻把总一员。

1 唐崖土司城三维复原总体鸟瞰图

一、固若金汤的军事堡垒

唐崖土司城之“固”在于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城址分布在一处西高东低、依山傍水的缓坡地带,西为海拔654米的玄武山,向东逐级下降至唐崖河畔,形成约140多米的落差;南北则分别以两条天堑为界,南侧是贾家沟,北侧是新寨沟—打过龙沟—碗厂沟,三面环水的险要地势,易守难攻,凸显了城址在规划选址时的军事防御功能。作为唐崖土司的治所,唐崖土司城址直至“改土归流”,其间没有被攻克的纪录,被誉为“荆南雄镇”。

(一)城市规划与选址

“筑城以卫君”,唐崖土司城地处唐崖河上游一处西高东低相对独立近似于三角形台地上,两岸山崖陡峭,南北两端山口狭窄,“扼楚蜀之腹地,据荆南之要塞”。

军事防御是古代建城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一是利用自然地形形成的天然屏障;二是增加人工设施,修城墙、建敌楼、挖壕沟等军事设施和构筑物。唐崖土司城依自然地势分布,选址充分考虑了山脉、河流、溪沟的天然防御作用。西为海拔654米的玄武山,向东逐级下降至海拔510米的唐崖河畔,形成约140多米的落差。南北则分别以两条天堑为界,南侧是贾家沟,北侧是新寨沟—打过龙沟—碗厂沟;背依的玄武山向东北延伸至唐崖河,与对面的青龙山隔河相对,两山之间形成狭窄的河谷陡崖;左侧的朱雀山位于唐崖河以东,呈南北向分布,南与右侧白虎山东端之间构成陡峭的峡谷。这些自然结构形成了整个城市外围天然的防御屏障。

(二)城市规模与布局

根据现有遗存确认,历史上的唐崖土司城由城市本体、墓葬及外围附属设施三部分组成,分布范围明确,大致以唐崖河和周边的天然壕沟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700米,总占地面积约74万平方米。唐崖《覃氏族谱》描述为“自玄武山发脉,前至大河边,左右二寨,石场二沟,设立衙署、街基庙宇寺庙,历朝功绩昭著”。城内部分是主体,地处紧邻唐崖河较为平缓的区域,四周有城墙围合,随地形呈不规则梯形,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

鼎盛时期的唐崖土司城拥有“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建有衙署、营房、御花园和寺院等各类建筑数十处,整体格局可分为政治区、宗教区、军事区、文教区、军事区、居民生活区和墓葬区等不同的功能空间。

政治区,即衙署区,位于唐崖土司城中部,是土司主持政务和饮食起居的主要场所,是唐崖土司城的核心,由“荆南雄镇”牌坊、大衙门、官言堂、内宅等主体建筑即附属设施组成。官署是统治者发号施令之所,在城市建筑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于控制城市格局关系极大。透过对历史时期衙署建筑格局与布局的分析,也可以折射出当时唐崖土司政治地位的变化和城市发展的趋势。 经过改土归流和后期的生产生活破坏,唐崖土司衙署建筑早已荡然无存,然而幸运的是, 根据“荆南雄镇”牌坊的位置以及相关流传地名,通过考古发掘确认了衙署的位置以及基本形制。

宗教区,位于衙署区的左侧,作为土司祭祀祖先和礼佛的主要场所,是唐崖土司城的主体部分之一。主要包括覃氏宗祠和大寺堂两组相连的建筑。同时,在城外西部还有玉皇庙和东北部还有张王庙,在城市周边还有尖山寺、铁壁寺和观音寺,土司后裔称,当时各类寺庙共有8座。这种做法,当然与发挥宗教和教化的功能有关,其目的不外乎是想通过阳间与阴间配合,将政治权力与思想教化结合起来,双管齐下,以实现对这座城市的统治和驾驭。

文教区,位于衙署的右前侧,是覃氏土司子弟学习汉文化的主要场所,建有书院,根据唐崖《张氏族谱》记载,由覃鼎女婿荆州人张云松所建,虽面积不大,但对提高土司子弟的汉文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它是向唐崖覃氏土司传播汉文化的重要阵地。由于调查工作有限,目前遗址具体边界不详。

军事区,土司制度是一种军政合一的制度,在土司统治境内,各大小土官不仅是地方上最高行政长官,也是最高军事长官,他们都各自拥有一支数量不等的军队,俗称为“土兵”。唐崖土司城军事区位于城内北部,下街两侧、桥上桥以南,传说从北向南依次建有教场、靶场和营房,是士兵驻守和训练之地,并担负着守卫城市北面的防御任务。

居民生活区,位于遗址主干大街以东、采石场以南。由多个封闭的院落组成,院落从院墙分析,没有统一规划,院墙砌筑工艺较为简单,用材以毛石为主,现存平均高度约1米,有专家依据顾彩在容美时对吉祥阁“在平坡中,园墙仅高三尺,虎从楼下往来无碍,寝则去梯,以板盖之”的记载,认为当时院墙应较矮“可能只是为了标记院落的界限”,居民的住宅“可能与今土家族的吊脚楼类似”。

墓葬区,在城内西北部,位于衙署区左后侧。

此外,城外上游众多功能建筑和设施,东北部建有张王庙、西部建有玉皇庙、南部建有万兽园,西南角还设有杀人台。

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唐崖土司城址绝大部分的建筑物又荡然无存,仅靠现存的几处遗迹已很难准确勾画出土司城原貌,只能大致勾画出它的建筑物分布格局。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能比较清晰地领略到土司城的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伟和布局之严整,而且能透过现有的的遗存,可以看出该城从理念到形制、从选址到布局、从结构到功能、从技艺到装饰,无不模仿都城的范式和特色,呈现出一座俨然唯我独尊的“皇城”。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考古学会前理事长、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称之为“小故宫”,体现了“家天下”的格局。

(三)防御体系遗存

唐崖土司城依托地理条件,共有自然和人工两道防御体系。自然防御体系为其依托山形水势和沟壑,人工防御体系为城墙。

城墙。唐崖土司城除南面中部依托自然山险外,外围均修筑有城墙。城墙随行就势,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跨度约700米,南北跨度约670米,周长约2500米。墙体采用“石包土”结构,两侧以自然块石垒砌,内部夯土。现基础大部分保存完好,残存城垣大多高有一米以上。其中以南墙西段和东墙中段保存最好,残长约150米,墙基宽约3米左右,高约2.5米。

城门。城门是城市内外交通的出入口,其建筑规模、数量常依城市的大小、形制、方位、用途等因素来确定。决定城门位置及数量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日益强化的宗法礼制。按照《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的基本做法,城门主要设在城市干道和城墙的交汇处。唐崖土司城内主干道和干道的走向情况判断,共设有5座城门。其中,主干道的上街与南城墙的交汇处设南门,主干道的下街与北城墙的交汇处设北门,干道第一、二、三下河道与东城墙的交汇处分设三个东门。另外结合城内普通道路的走向以及城外交通设施和遗存的分布情况,唐崖土司城可能还开设了一些出城口。目前,仅东墙北门发现城门基础和门道遗存。

历史上唐崖土司主要依靠水路出行,南、北门由于分别面对贾家沟和碗场沟,不具备主要出行的条件,根据码头的分布情况,以及结合各下河道的宽度、修筑工艺和等级判断,东墙北门应为城市的主城门。该城门坐西南朝东北,门道面阔约5米,进深约8米;两侧城台基础保存较好,城楼形制不详。城台外墙采用大型人工加工的块石和条石垒砌,内部填土,填土残高约2米。

九道拐:位于城址南部贾家沟内,是唐崖土司城南门外穿越贾家沟的主要通道。依托沟坡南北向自然布局,垂直高度近80米,全长约118米,共设踏步220多级,采用石板和毛石混合铺筑,局部直接利用基岩开凿,宽约0.4-0.6米,台阶高0.1—0.2米。由于坡度较大,为便于通行,路面采用回环式螺旋布局,平面呈“之”字形。临近沟底处设有卡门,现仅存石砌台基,宽约2米,高近3米。该道路设置较隐蔽,加之离南城门较近,便于从衙署直接出城,隐匿于大山之中,因此,有学者推测该道路可能是土司时期一处供上层出行的隐秘通道或战时逃生通道。

哨台。唐崖土司城目前已经发现的哨台遗址有三处,一处为南部峭壁上道路东侧的人工台基遗址;一处为玉皇庙所在台基,地势险要,控厄后山,在土司时期可能作为哨台;一处为张王庙所在高台,沿河砌筑,视野开阔,位于水路要塞,也可能兼任过哨台的功能。

二、钟灵毓秀的山水之城

比起险峻的海龙屯,唐崖土司城被誉为“灵秀”之城,其“灵”在于选址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周围山形水势和中国传统的堪舆思想,切合自然之道而又突出宗法族群的巨大内聚力;其“秀”在于唐崖土司城展现出的秀丽风景和独具匠心的城市建设。

(一)筑城造廓,体现土司的国家认同观念

在唐崖土司城址,衙署区以规整方正为基本特征,总体上遵循“周法”,具有明显的“中轴线”意识。轴线沿万兽园、衙署区建筑群、牌坊、第二下河道、河边一线展开。衙署区是整个城址的核心,位于核心区中部偏西的地方,体现了“皇权中心”和“筑城以卫君”的思想。围绕衙署区,“中轴线”从局部发展到整体,形成了沿“中轴线”两侧对称布局、具有明确功能分区的棋盘方格网状形式的聚落形态。据史料记载,鼎盛时期土司城建有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城池建有内宅、官言堂、钱库、御花园、左右营房、万兽园、牢房、书院、寺庙等,形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聚落,而且分区明确,功能齐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娱乐和墓葬一应俱全。牌坊位于衙署区建筑群轴线的东端,是整个城址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从现有布局看,“整个城址是以衙署区和牌坊为中心展开布局的。以上、中、下三街为界,西部地势高亢处为高等级的功能区,土司墓葬区、宗庙区、苑囿区均位于这一线的西部,而这一线的东部地势较低处则可能为一般的行政功能区或普通的居民院落”。从城址内各功能分区及院落类型看,该城址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土司治所,而是包含土司、贵族、普通平民,且具有生产贸易等多功能的聚落中心。

土家族聚落古有筑屋于半山腰,背靠山林,不占良田的选址特征,在生产、生活、交通、管理、防御等方面具备优越的天然条件。唐崖土司城的选址有足够利用的空间,便于布局城市功能区。出于生存与建设的需要,唐崖河两岸的大片良田作为城址的粮食补给,同时,城址选址出行方面,有出行的河流,有便利的交通要道,便于对周围行政区域的管理,在出现入侵或内乱时便于迅速逃生。

(二)利用堪舆思想,满足统治精神需要

唐崖土司城在选址过程中,不仅充分考虑了防御要求,而且吸收了中原文化的城市规划思想。在建筑体系中,宫殿和庙宇等重要建筑都面朝向正南,“坐北朝南”。而唐崖土司城实际方位为坐西朝东,显然与这种思想不符。为此,在城市的规划中,设计者引入传统的“堪舆”思想,将唐崖土司城周边的山形与“四象”结合,将背依的山命名为象征北方的玄武山,将对面的山命名为象征南方的朱雀山,将左、右两侧的山分别命名为象征东方的青龙山和象征西方的白虎山。在精神层面,唐崖土司城址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城市。这样的选址和规划,还恰到好处的突出了宗法族群的巨大内聚力,山因神灵所居,使得城址的风水具有了神灵护佑的力量。

“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被视为中国古代城市风水理论的基础,以山、水代表阴、阳,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唐崖土司城背倚的祖山是全城的制高点,面朝“金带环抱”的河流及“朝山”,左右分别是青龙山、白虎山以及一系列的“护山”。唐崖土司城是对这种城市布局原则的完美诠释,城市后部的玄武山为祖山,玉皇庙和覃鼎夫妇合载的夫妻杉位于此山最高点,占据全城最为尊显的部位;唐崖河对岸的朱雀山与玄武山遥相呼应,成为土司城的“朝山”,有“万众来朝”之寓意;北、南两侧的青龙山、白虎山左右对应,相当于“护山”。城池恰好位于东西南北四条起伏的山脉的交汇点上,城墙沿山脊和河沟的内岸砌置。山脉与河流以圆润柔和的曲线,将中心城池揽在怀中,形成一种力的图式,依山势地貌呈旋转状发射,其朝向、形势既切合自然之道,又与风水术极为合拍,体现了传统城市规划理念中风水思想对建筑与周围环境关系的阐述。

(三)因势利导,突出民族聚落建设特点

古代城市规划理念中,虽以平面方形、道路垂直相交的中规中矩为理想城市形态,但也强调“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乘马》),人与自然的统一才是城市建设的最高准则。

从结构上看。唐崖土司城城内道路及平面形状虽受自然地形的制约而不甚规则,但正好凸显出特定环境下的城市个性。城内功能分区显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布局,形成了看似无序、实则严谨的城市结构,反映了特定时空及特殊文化背景下的城市设计理念。

唐崖土司城的核心区域是以“荆南雄镇”石牌坊为中心的衙署区。牌坊所在的东西向纵街为全城的主街,向后(北)延伸可通往全城制高点—玄武山,略偏北向前(东)延伸为通往张王庙的第一下河道,这条主街虽然有所转折,但它是全城最宽的一条道路,约1.7-2.3米,由较为规整的石板精心铺筑而成,两侧有残高1米左右的护墙,这条主街显然设计为全城的中轴大街,在其右侧另有两条平行的纵街,即第二、三下河道,其中第二下河道大致正对牌坊所在的衙署区,但其平均宽度仅为1.1米,第三下河道更窄,地位应次于第一下河道。

在牌坊前侧另有一条与纵街呈“T”形相交、贯穿全城的左右向(南北向)横街,即上街—中街—下街,这条横街宽阔、平坦、规整,总长560余米,最宽阔的中街宽2.3—2.7米,以青石铺地,两侧有护墙及排水沟,是一条精心设计的城内活动主街,将全城横向一分为二,横街以上(西部)分布着衙署、衙署及墓葬区、宗教、礼制性建筑,以下(东部)则是由众多院落组成的居民区、经济生产区,形成尊卑有序、主次分明的城市格局。

从防护功能上看。唐崖土司城在城市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排水的处理,科学地利用山体自然高差,依托自然沟壑并依照山势修建了排水量不同的水沟,并相互连接构成一个主次分明、纵横交错、简单实用的排水网络。由于城址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丰富,达1464.8毫米,且每年3—10月为洪水期。同时由于城内地下水丰富,地表径流量也大,所以城内防护必须进行系统的规划。

因此,城内主要排水系统是纵明横暗的格局,纵向的排水沟是明沟,较宽,有第一下河道、第二下河道、第三下河道等主要排水沟;横向的排水沟皆是明沟,沿路布置,宽度较窄,起到辅助排水的作用,先汇集一侧然后排向纵排水沟内流出城外。但由于整个该地暴雨季节时,可以利用南部的贾家沟和北部的打过龙沟、碗厂沟及时将洪水顺势排到唐崖河,有效避免了城市积水。

从自然环境上看。唐崖土司城所在地小区域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约15℃,一月平均气温2.9℃,七月平均气温25℃;全年无霜期260天,平均干湿度83%;周边环境植被覆盖良好,是“鄂西林海”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动植物品种多样。城内地表水水质优良,常年可达到饮用水级别;同时,地质结构稳定,基本没有地震及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唐崖土司城小区域自然环境非常适应人类生产生活。

从建筑文化上看。作为一座土司制度背景下的城市,唐崖土司城也体现出特定的本土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的一些细节上。土司城的标志性建筑—“荆南雄镇”牌坊—是明代朝廷为表彰第十二代土司覃鼎的战功而敕建于天启四年,牌坊本身是一座纪念性建筑,其所处的部位及宏伟的体量均强化了它的礼仪本质。在牌额正反两面除了以文字明确标明纪念的事件(钦差朱燮元为覃鼎所立)外,还以精美的浮雕作为装饰。图像的主题纹样是“渔樵耕读”、“魁星踢斗”、“土王出巡”,前二个图像皆为汉地流行的民俗题材,是一种程式化的装饰,以这种民间性极强的程式化题材来装饰对唐崖土司来说至关重要的纪念性建筑,而不采用此类官方牌坊理应采用的德政类题材,甚至也不采用汉地民间牌坊“忠孝节义”等宣教类图像,正是一种汉地民间文化本土化的反映。“土王出巡”是唯一表现牌坊主旨的图像,透过动感的画面再现了土王的日常生活和统治威权,但它在图像配置上与前二幅图像并无主次之分,没有特别强调土王的地位,这种配置除了反映唐崖土司的精神世界外,或许还反映了土司政权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微妙关系。

唐崖土司城遗址清晰地展现了土司制度“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作用下,中央政权和地方族群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方面的人类价值观交流。作为山地聚落,其选址源于尊重自然,创造性地利用自然的城市设计理念,被专家誉为“中国古代山地城市的佳作和典范”。

参考文献

[1]张大东,杨竣方.唐崖土司城址[M].2014:37-43.

唐崖土司城遗址管理处吴尚谦供稿

邮箱:405005398@qq.com

电话:18607266688


 
上一篇:论视角下土司遗址区特色产品外宣语模糊语翻译研究
下一篇:老司城主要文化设施遗迹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