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信息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 论文交流
崇左土司遗存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
发表时间:2019-03-28     阅读次数:     字体:【

崇左土司遗存丰富,分布广泛。梳理崇左土司遗存,掌握其保护现状,分析土司遗存保护存在问题,以便在保护与利用中寻求平衡发展。

关键词 土司遗存 崇左 保护利用

崇左市位于广西省西南部,是中国重要的边关城市。自唐代以来,崇左市就被分割成多个羁縻州,处于土司统治之下。经过逾千年的土司统治,崇左土司遗存丰富,但对其研究较分散。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一些研究明清历史的学者开始关注崇左土司民间遗存中的碑刻、文书及出土物,如今还没有学者系统、整体地研究崇左土司遗存。崇左土司遗存是反映崇左历史民间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的最原始、真实的记录,是见证区域文明发展弥足珍贵的地方史料。整理和研究崇左土司遗存,有利于提升崇左文化品位,同时对推动崇左地方历史研究乃至广西历史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崇左土司遗存现状

历史上,土司统治崇左市全境,土司遗存遍及崇左各县(市、区)并保留在当地,只有极少部分被一些文博单位、学术研究机构收藏。本文所指的土司遗存,主要是与土司的司治、生产生活等有关的遗迹、遗物,而不是泛指土司时期遗留下来一切实物。

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崇左土司遗存类别详尽,明细清楚。按照用途和保存方式,崇左土司遗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一)司署建筑遗址

经统计,崇左境内共有大大小小23个土司州,各土司分而治之,割地自辖,建立了各自衙署。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些衙署有的被历史淹没,有的只剩下残垣断壁或部分建筑石础,有的保留较完好。经统计,崇左现存11处土司衙署遗址,有旧城土忠州衙署遗址、罗阳土司衙署遗址、卜葛土忠州衙署遗址、恩城旧州城遗址、万承土官衙门遗址、上甲古城遗址、安平土司衙门、太平土司宅院、迁隆州土司衙署旧址、夏石西州州府遗址、江州土司衙门遗址。它们分布在崇左市扶绥县、大新县、龙州县、天等县、凭祥市、江州区。这些遗址历史悠久,占地面积广,规模宏大,其中年代最久远的是唐代建立的恩城旧州城遗址和万承土州衙门;遗址面积最大的是安平土司衙门,共15010 平方米。经过改土归流和文化大革命洗劫,这些遗址都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如今,只有罗阳土司衙署遗址、太平土司宅院和安平土司衙门还保留部分衙署房屋。其中,罗阳土司衙署遗址保留下来的三间清代小青瓦屋继续在使用,被罗阳土司后裔居住。太平土司宅院相对较好地保留了2 栋二进一院,但屋顶及部分砖墙损坏严重。这些司署建筑遗址是土司制度下壮族地区传统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状况的真实反映,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其它遗址

除了土司衙署外,土司时期遗留下来具有较大规模的遗址还有土司宗教信仰遗址和文化教育遗址。其中,有2处宗教信仰,分别为旧城城隍庙和旧街观音庙;3处民利设施遗址,分别为恩城五拱桥遗址、安平土官避难山寨陇悟遗址和板志古石城;1处土司书院——迁善书院;1处土司后裔旧居——那钱黄氏旧居。旧城城隍庙和旧街观音庙保留较完整,一直沿用至今。于光绪二十年 (1894 )建立的迁善书院整体建筑外观和内部构架较完整。这些遗址对研究左江流域土司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变迁、文化教育观念转变都有重要意义。

(三)墓葬

崇左土司墓葬文化丰富,其中有12处土司墓和3处土司墓葬群,分别为许祖兴妻子黄氏赵氏墓、许嘉镇妻子岑氏墓、下雷土官许氏墓、佶伦土官冯大熏墓、黄善璋墓、白马坟、黄钺墓、黄震中墓、黄晟墓、赵殿墓(岜那山碗墓)、赵帖从土司墓、板麦石塔墓、罗阳土司墓群、侬陇岭土官墓群、安平土司那白岭墓群。这些墓基本被盗挖,有的年久失修,封土已塌,墓碑不知去向;有的墓雕石刻被移为它用,如黄晟墓部分石刻被当地群众运至那么屯土地庙前安立。崇左土司墓受汉文化影响,都立有样式丰富的墓碑、石刻,墓形规模大,特点突出。其中,最为特别的是以下墓:1、气势威严、犹如王陵的黄善璋墓。它位于宁明县明江镇板册村四把屯,占地面积约 3000 平方米,墓地前入口有横担通体雕龙的石牌坊,牌坊前 50 米有2 条望柱,两侧排列4 个石人、2 个石马、4 个石兽的宽敞神道。2、具有云南傣族寺塔和吴哥建筑风格的板麦石塔墓。它位于江州区江州镇板麦村东南宝塔山。整座墓由仿重楼六面体的7 层球形刹塔构成,通高 5.1 米;塔底为阳刻莲花瓣须弥座,露高 40 厘米;底部有直径 1 米,高 1.2 米的莲花座;7 层塔身之间由41 幅刻以佛教图像的浮雕咬码料石组成。这些土司墓葬对研究壮族审美观念、宗教信仰变迁、土司制度以及葬俗葬式具有重要意义。

(四)契约碑刻、摩崖石刻

崇左具有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多石多,自古以来就有以碑记事,以碑立约之习俗,土司时期也不例外。据统计,崇左现存26通土司碑刻和3处土司摩崖石刻。这些石刻或是土官亲题,或记述与土官及其家族活动有关的内容、或土官与土民、土民之间定立约定。,这类遗存数量较多,除极少部分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遭受局部受损外,绝大部分保存较完整。这26通土司碑刻分别为岜仰忠州正堂永远归目籍碑、世代定例碑、 “奉谕碑记”石碑、新贵碑林、镇安府详定下雷州革留碑、坤球革留告示碑、信隆革留告示碑、三仑太平州正堂碑示、荣圩村慢苏古碑、岜幸奉宪示碑、白万古不朽告示碑、旧烹万古不朽告示碑、铜钱永世万古碑、旧州“感铭碑记”碑、江岸“永禁石碑”、 多良屯“遵上司案碑”、 立屯“万古留碑”石碑、曰屯“遵奉册主定例碑”、 追屯遵奉上宪应革碑、龙大屯“立碑准免”石碑、天南应革留章程石碑、尊奉上宪应留碑、弄来土司万古流规碑、谷万古遗规碑、上龙土司印照碑、上龙土司阁村奉司勒碑、龙州仙岩石刻。3处土司摩崖石刻分别为岜字山摩崖石刻、岜仰山摩崖石刻、旺屯“永安碑记”摩崖石刻。比较有特点的是大新县恩城乡的岜字山摩崖石刻。它不仅留下明代历任土官和一些文人所题的50 多首(篇)诗文,还刻下了罕见的恩城土州第七代土官赵福惠的1个手掌印和1个脚掌印。史料不够,求于碑刻。这些土司时期碑文石刻不同程度地弥补史料不足,对研究当地土司社会历史和壮族土司文化艺术审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五)遗物

崇左土司遗物种类多样,被多家研究机构和博物馆收藏。据调查,崇左出土2件土司州印,下雷州印和迁隆州印,分别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广西博物馆收藏。1956年崇左宁明县土司合葬墓出土的52件器型精美的金器、1件银器和47件银碎片,其中珍贵文物48件,都被广西博物馆收藏。龙英州土官赵昆墓出土的1件金镯(珍贵文物)、赵昆衣物约50件、赵昆棺椁被天等县博物馆收藏。赵昆遗体被其后裔无偿献给广西医科大学作研究并永久保存。另外,因各地大兴土木,一些土司遗址和坟墓被迁移,其所属的建筑构件分别被当地一些博物馆收藏,如崇左市壮族博物收藏23件土司墓雕石,其中5件珍贵文物;大新县博物馆收藏10余件土司墓雕石;天等县博物馆收藏几十件龙茗土司衙门遗址的石柱础、石雕。

二、崇左土司遗存保护问题

崇左土司遗存分布较广,给集中管理、修复、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此外,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多种因素,崇左土司遗存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甚至难窥原貌。针对这些遗存,遗存相关保护单位(相关博物馆、市文物局、县文管所、乡镇文化站等)做了相应保护处理,有选择地进行修缮一批遗迹,并为一批具有重大历史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遗迹列入保护名单。目前,崇左共了8处遗迹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其中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保护单位的遗迹会得到相应等级的保护,如2000 7 月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黄善璋墓于2008 年得到整体性的保护。墓地请专业人士进行保护维修,其石牌坊得以加固,神道、封土、立神道两旁石刻像得以修复。被博物馆收藏的土司遗存,按照遗存珍贵程度按类进行较好的分库保藏。相对崇左数量丰富、分散的土司遗存,这些保护措施只是杯水车薪。崇左土司遗存,尤其是散落在野外的石碑石刻无时无刻不经受现实的考验,在保护和利用的路程中经历着磨难。

(一)自然风化、酸雨侵蚀加剧土司碑刻、石刻的毁坏。

从调查结果来看,土司时期遗留下来的石刻数量较多,而且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的荒山野岭中,常年经受风吹、日晒、雨蚀等自然气候的影响,漫漶的情况较为常见,譬如位于扶绥县渠黎镇渠讨村《禁勒陋例碑》,常年暴露野外,腐蚀风化程度较为严重,碑文字体三分之一以上模糊难辨;再如《三仑太平州正堂碑示》,有一半以上碑记因受年久雨蚀已难辨认。

(二)人为损坏现象严重。

由于人们文物保护意识淡薄,甚至没有文物保护意识,这导致人为直接或间接毁坏土司遗存现象较多,最典型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破四旧”运动,很多土司墓葬、土司衙门遭受毁灭性破坏。如今,仍可见当年被人为破坏的痕迹,如原地基面积约 5000 平方米的江州土司衙门遗址,现只剩下三个台阶共 48 级石阶、1对石狮子、1对石鼓、1个石缸,其大量的石条等被江州中学和邻近居民拆作他用。再如大新县福隆乡营旺村万承第十九任土官许祖兴妻黄氏墓的部分石质浮雕被人搬走作他用;损坏最严重的是下雷土官许氏墓。原墓为料石、三合土结构的半球形两层建筑、由10 面各镶嵌石质浮雕八棱封土、护围嵌石质浮雕组成。现墓地只剩下1面护围嵌石质浮雕,其它的浮雕石都被人搬走、无迹可寻。

(三)大多数遗存散落状态,缺乏配套保护。

崇左土司遗存除了一小部分得到保护修缮外,受制于有限的人力和财力,大部分处于无保护状态。那些被纳入各级保护单位的遗存多是被相关文管部门划定受保护范围、在保护地内立牌标注为保护单位,没有受到相应技术上的保护处理。其它没有被划入保护单位的遗存只能饱受风吹日晒雨淋的待遇。

(四)崇左土司遗存资源研究利用不均,有的资源缺乏关注。

从崇左土司研究整体状况来看,学者对崇左大新土司研究较深入广泛,其次是龙州土司研究。大新土司研究主要以韦顺莉老师为代表,主要从历史文献和契约文书入手,涉及到土司婚姻、土司契约文书、土司司治、土司墓雕石等方面。少数学者研究了龙州、江州土司文化,如蓝韶昱老师以龙州土司史料为例论述土司时期族群认同、政治涵化等内容;黄继先老师以江州板麦石塔、碑文为例分析明清时期江州佛教传播。崇左天等、宁明、凭祥等地土司研究比较薄弱,有的只是作为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如天等县的土司石刻被整理成一本内部资料集——《天等县石刻碑文集》出版。

三、崇左土司遗存保护对策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土司文化,充分发挥土司遗存作用,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人们对土司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意识。

崇左土司文化遗存是崇左历史文化的阶段性表现,体现地方性壮族历史文化,表达了土司时期人们的文化理念、审美价值、经济观念。随着2015“中国土司遗产”申报成功世界文化遗产,土司文化受关注点越来越高。崇左土司遗存相较被成功申遗的三处土司文化遗产,没有系列性和完整性,大多数遗存处于散落无保护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受雨水侵蚀和人为破损,将面临更严重的破坏,甚至消失。鉴于崇左土司遗存弥足可贵的历史价值,当地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大土司遗存的综合价值宣传工作,迈出大众保护土司文化遗存工作的第一步。为此,崇左相关文物主管部有必要联合组织教育、科研等部门,不断挖掘壮族土司历史遗存的丰富内涵,通过印制土司文化宣传小册、日常进校园讲座、户外广告等形式对大众宣传保护土司历史文化遗迹的重要性,唤起民众对土司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意识,让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加入保护土司历史文化资源队伍。

(二)加大投入,有计划地保护更多土司文化遗存。

1、开展专业技术培训。通过专业老师授课和现场技术指导,提升当地文管部门员工整体素质,培养一批当地文保力量,推动保护理念和方式转变。2、申报和批准更多的文物保护单位,并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对存在重大险情的文物保护单位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重视年养、小修,减少大修,改善遗存保存状况。3、泛在知识环境下整体性保护崇左土司遗存。崇左土司遗存多是遗迹、碑刻、墓葬,具有文物、考古、审美价值,因大部分是“孤本”,没有纸质形式的拓片档案,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城乡建设力度的加大,很多遗存将面临拆迁。为全力保护土司遗存,建议当地文管部门发动人力对土司遗存进行整体性保护,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遗存进行拍照摄影、拓片、录入数据等信息存储,有条件时甚至可以进行搬迁碑文石刻进行集中管理保护。

( 三) 积极开发土司历史文化资源,争取在利用中保护遗存。

各级文管部门应积极响应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土司遗存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努力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1、盘活土司文化,利用博物馆展览来宣传解读土司文化遗存。

通过博物馆展览形式,利用与土司遗存相关的拓片、书法、字画、遗像、遗著等实物,结合现代展示手段,向大众展现土司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维护地方治安、固边守疆的积极作用。譬如,崇左市壮族博物馆开馆之初举办的“崇左历史文化展”专设“崇左土司”版块,以江州土司衙门遗址为展板背景介绍崇左整个土司历史概况,并结合土司墓雕石来生动再现土司统治的辉煌历史。

2、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旅游景点相结合,开发特色旅游项目。

目前,崇左共有52个各俱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1个国家级项目、19个自治区级项目、32个市级项目。当地旅游开发商在充分挖掘土司文化背景下,借助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体验旅游方式生动展现活态的历史民族文化,如将江州土司文化与江州草席文化相结合开发。江州土司衙门遗址有面积约500平方米台阶平台,可以用于组织大型表演活动。江州草席传统人的住址位于江州土司衙门遗址旁。双方便利的地理条件促使双方可以结合利用,在游客参观江州土司衙门遗址时,可以让观众观看体验江州草席制作工艺流程。另外,崇左有闻名中外的花山岩画、德天瀑布、友谊关、左江斜塔、石景林、明仕田园等景点。旅游开发时,可以将景点与附近规模较大的土司遗存结合开发,以增加旅游的文化气息,如大新县明仕田园将一些石柱础、古壮字经书作为元素设计在景点中,还特推出以“壮王土司宴”命名的当地特色菜肴。

3、发动学者和当地文人参与编著地方土司历史文化丛书。

崇左土司遗存的重要价值渐渐深入人心,当地政府部门也给予高度重视,如大新县方志办在大新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请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张一民指导编写了《大新土司志》,深度描写大新土司政治生产生活。另外,广西学者韦顺莉老师将前人在大新县收集的土司资料整理出版了《 万承诉状辑录》。借助学者和当地文人的力量,充分挖掘崇左土司遗存的内涵不仅增加崇左文化品位,还提高土司文化遗存的利用率。

4、深入发掘土司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依托崇左土司遗存,开发具有遗存元素、形象符号特点的文创产品,以增强土司文化对大众的熏陶。制作一些有关土司历史文化的诗画收藏品或其他富有特色的纪念品,既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土司历史文化知识,同时可带来不少的经济效益。通过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加强大众与土司遗存之间互动,让大众有了更多了解土司遗存的机会和途径,还推动土司遗存的整体发展,获取整体效应。

五、结语

随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主旋律的唱响,保护开发土司文化遗存的重任迫在眉睫。 崇左土司文化遗存是崇左土司历经一千多年的创造、沉积下来的财富,反映当时政治、军事、经济、生产力水平,以及民俗、信仰、观念的重要实物。土司遗存不仅富有的人文历史价值,还蕴含着艺术、科学价值。多渠道保护土司遗存,充分挖掘土司遗存内涵,争取在保护中利用,利用中加以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司遗存的教育作用、史料作用和旅游观光作用。



作者简介:杨丽云,崇左市壮族博物馆





 
上一篇:试论雍正朝改土归流以后土司制度的新变化 ——以不理村寨与非世袭土司的出现为中心
下一篇:土司研究中的碎片化问题